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广大家庭参与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文明家庭”的示范引领作用,平顶山市文明办特推出“文明家庭”先进事迹风采展,带我们走进身边的典型,聆听、学习感人事迹,引领带动广大市民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以好家风涵养社会文明好风气,凝聚社会文明正能量。
16.李冬梅家庭
李冬梅,中共党员,副主任护师,鲁山县人民医院医务科副科长、外科党支部书记,现任鲁山县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鲁山县基干民兵医疗救护连连长。
李冬梅家庭是一个敬业奉献的家庭。“我在传染病院抗疫一线坚守岗位,他在保电现场加班加点”身处不同岗位,却承载着同一个使命,义无反顾逆行坚守,他们是夫妻,亦是并肩抗疫的战友,这是李冬梅、白昇豪夫妻俩在抗疫一线的真实写照。。
从事医护工作25年的李冬梅,一直用自己的行动和付出默默奉献。2020年李冬梅临危受命任临时传染病院院长及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她和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开展接诊、救治工作,坚守在隔离病区44天。2022年1-5月,李冬梅多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1月她作为鲁山县援郑医疗队党支部副书记协助带领121名抗疫队伍奔赴抗疫防疫前线-郑州、新密等地,完成援郑支援任务。3月她配合完成鲁山县全员核酸采集检测实战演练和大规模核酸检测,负责鲁山一高新校区万人的核酸采集工作,共组织11次,采集约12万余人次。5月,接紧急通知,鲁山县启动皇姑浴疫情防控隔离点,她在短短三个小时集合队员,到达岗位,在隔离点的十四天,共接收隔离人员205人次,解除隔离113人,圆满完成隔离人员的健康观察、核酸检测、感染防控、后勤保障及信息上报等工作。李冬梅作为鲁山县基干民兵医疗救护连连长,多次带队参加培训、演练及应急安排的医疗保障任务,同时她也是一名扶贫帮扶干部,分包贫困户5家,在她的引导下均已脱贫致富。
丈夫白昇豪,2020年春节期间,坚守应急值班,组织协调开展多项抗疫防疫工作:为生产防护服的洁利康公司新装500千伏安变压器,检修电缆线路;为鲁山县临时启用传染病院增容更换变电设备,成功将原先100千伏安容量的变压器更换为200千安伏;为鲁山县疫情防控点提供专项保电物资等,圆满完成保电任务。
多年来,夫妻俩互尊、互敬、互爱,妻子作为医护人员,紧急任务和加班是常态,丈夫在忙碌之余也兼起家里家务,父母为让其安心工作,两个孩子从小到大一直随爷爷奶奶生活、教育和学习,在一家人“爱”的教导下,双双考入大学。
李冬梅时刻牢记职业赋予她的使命,传染病院需要,她义无反顾!鲁山需要,她勇往直前!郑州需要,她积极响应!李冬梅及其丈夫白昇豪,共努力、同进步始终牢记身为党员和工作干部的使命,用行动充分诠释了一名优秀医务工作者和电力人的责任和担当!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
李冬梅家庭被评为第三届平顶山市文明家庭。李冬梅被评为平顶山市“巾帼建功”标兵、平顶山市“三八红旗手”。
17.赵凯歌家庭
赵凯歌,女,石龙区文广旅局新闻中心主任。
赵凯歌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全家人相亲相爱、和睦温馨,深受同事和邻里的好评。公公婆婆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公益事业;老公在单位是业务骨干,年年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赵凯歌在电视台这个工作岗位上身兼数职,兢兢业业,深受各级领导赞赏和好评;儿女乖巧懂事,成绩优异。在这个幸福的大家庭里,每个成员都在践行者一个文明家庭该有的责任,共同打造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
丈夫贾艳涛大学毕业后进入石龙区农信社工作,先后从事综合柜员、主管会计、审计、客户经理、信贷管理、人事管理等岗位。多岗位的历练,让他懂得工作的艰辛与快乐,明白了苦干实干,公私分明,清正廉洁的真正含义,一步步走向成熟。
一份执着,一份担当。2017年7月,丈夫贾艳涛调任石龙联社人力资源部工作。上任伊始的首要工作就是推进联社绩效考核改革工作,那一段时间贾艳涛压力非常大,憋着一股劲,加班加点,终于在上任一周内顺利上线联社绩效考核系统。2017年9月,石龙联社因改制终止了与天维公司的合作。为保证单位绩效考核系统的正常运转,贾艳涛抓紧时间向公司方学习系统日常维护事项,保障绩效考核系统正常运转至今,为单位节约近135万元的费用支出,受到单位领导的称赞。
赵凯歌2009年进入石龙区电视台上班,至今已有14年,她出身音乐班,所以能唱会跳、能歌善舞。刚来的时候是一名临时工,工资低、工作忙,朋友们总说,你这一身才艺就算是辞职开一家艺术学校也是很好的,何必在这里荒废青春啊!赵凯歌凭着自己的梦想和对媒体人的热爱坚持了下来。正是这种执着努力,不计个人得失的态度让领导对她愈加器重和支持。工作以来,她先后获得2009年平顶山市文化广场展演声乐组一等奖,2014年全市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先进个人,2015年“河南省好记者讲好故事”优秀选手称号,2020舞动鹰城广场舞大赛团体一等奖等荣誉。
公公婆婆对赵凯歌的工作也很支持。由于她工作的地点离家远,中午回不了家,公婆一直帮忙在城里照顾孩子,洗衣做饭、接送上学。虽然他们的身体也不太好,但从没有一句怨言。
结婚十二年来,赵凯歌和丈夫相敬如宾、恩爱如初,跟公婆相处融洽。一双儿女乖巧懂事,分别上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女儿每次考试都是一百分,奖状贴的满墙都是,儿子在家争着抢着帮忙做家务,当爷爷奶奶的小助手,一家人和和美美,温馨幸福。
赵凯歌家庭荣获河南省最美家庭、第三届平顶山市文明家庭、平顶山市最美家庭。
18.王春秀家庭
王春秀,男,中共党员,平顶山市人民检察院派驻阁老吴村第一书记。
王春秀家庭是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敬业爱岗,孩子热情礼貌、健康上进,邻里相处融洽和睦。
不论是在市检察院工作,还是驻村当第一书记,王春秀总是勤勤恳恳、干一行爱一行。驻村时他是全镇驻村干部的榜样,群众有事,他让群众称心如意。村里环境改善,从农户房前屋后垃圾清理到村内环境美化,无处不留下他的足迹。妻子虽在市区工作,可每到节假日就赶到丈夫所在村——阁老吴,协助丈夫入户扶贫。还多次和丈夫一道购买学习用品、慰问品,慰问村里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被村民亲切称为“驻村协理好大嫂”。
第一书记工作任务重,在家时间少,妻子予以理解、支持,从无怨言。作为媳妇,她尊重长辈,担负起照顾老人重任;作为母亲,她对儿孙慈爱但从不溺爱,在照顾好生活的同时也不忘抓好教育;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为了让丈夫清白做村官,不迷失自己,妻子建立起比一般家庭更加纯朴节俭作风,牢牢守护着自己家门,常说家庭廉洁风,常念家庭廉洁经,督促丈夫在外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 生活上夫妻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相互之间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从不为小事争吵; 注重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教育孩子独立自重、学会做事、做人。
全家人注重洁身自爱,倡导生活俭朴。家庭经济条件好,但一家人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精打细算,用之有度。教育儿女一菜一汤,当思来之不易,教育他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不行。他们从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敬老尊长,自结婚起,夫妻对双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使他们觉得受尊重,在家里有地位,心情开朗。在言传身教下,孩子礼貌懂事、孝顺有加,营造了一个幸福、和谐、文明的美满家庭。
王春秀家庭被评为第三届平顶山市文明家庭。王春秀被评为鹰城榜样先进个人、全市定点帮扶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