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家风 传美德|文明家庭事迹展播(七)
发布日期:2023-11-16    添加者:平顶山市文明网     浏览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员广大家庭参与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文明家庭”的示范引领作用,平顶山市文明办特推出“文明家庭”先进事迹风采展,带我们走进身边的典型,聆听、学习感人事迹,引领带动广大市民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以好家风涵养社会文明好风气,凝聚社会文明正能量。

19.武松莲家庭

图片1.jpg

武松莲,女,舞钢市武功乡田岗村四组村民,现年79岁。

武松莲是武功乡田岗村一位普通村民,多年来她对待公婆关爱有加,对行动不便的丈夫体贴入微,对待儿媳呵护备至。是一位远近闻名的“慈祥好婆婆、孝顺好儿媳”。

弱肩担重任,大爱撑起一个家。武松莲1968年结婚,作为一名儿媳,她每时每刻都记挂着婆婆,不管平时多忙,都会抽出时间,回家陪老人聊天解闷,和老人说说话心里话。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和睦相处,两个儿子也慢慢长大,都已娶妻生子。但天有不测风云,大儿子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留下儿媳和孙子孙女三人,对于儿媳而言失去了一片天;对于孙子孙女而言,是在美好的少年时代留下最痛的记忆;对于武松莲而言,白发人送黑发人更是锥心之痛。但武松莲没有倒下,她告诉自己,婆婆需要我,丈夫需要我,二儿子和两个儿媳以及孙子孙女更需要我,从此武松莲像个出色的演员,掩饰了内心的悲痛,扮演好生活中的每一种角色。

不畏艰难险阻,继续往前走。婆陈玉平2011年因摔了一跤,眼力和听力不如从前,丈夫郭德羌2014年因病至今都坐轮椅。她任劳任怨,将自己百岁的婆婆照顾得很好,同时还要照看小孙子,为一家老小11口人洗衣做饭,将一个家变成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二儿子郭俊杰像母亲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撑起这个家。

传承好家风,美名代代传。在武松莲的言传身教下,二儿子郭俊杰,儿媳陈军风及其孙子郭金帅平时对家里的几个老人都非常孝顺,端茶倒水、洗衣捶背。小儿子郭俊杰在2021年连任村委会主任,他带领群众在疫情防控、“三清”工作、秸秆禁烧等各项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对待邻居,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同时,积极参加村里的各项义务劳动,从来因为郭俊杰在村里任职,更加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武松莲家庭荣获第三届平顶山市文明家庭。

20.李光彦家庭

图片2.jpg

李光彦,男,平煤集团十二矿退休职工。

李光彦家庭是一个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幸福和睦的家庭。

爱国守法、恪尽职守、热心于事业

李光彦参加工作30余年来,始终坚持在矿山一线,在开拓队工作。他坚持勤奋学习、忠于职守,以一颗对事业热爱的赤子之心在工作中任劳任怨,踏实肯干,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以他的行动用心影响着每一个家人,他们都热爱学习,用心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待人热情有礼。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用心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严格遵纪守法,没有参与黄赌毒等违法活动,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致力于环境保护,积极参加健身锻炼,养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尊老爱幼、家庭和睦,营造出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相濡以沫人生路,李光彦夫妻二人结婚以来相敬如宾,孝敬公婆,善待父母,在家中能抢挑重担,任劳任怨。兄弟姐妹之间团结和睦,有困难互相帮忙,是一个和睦的家庭,经常受到邻里的称赞。媳妇是婆婆眼中的好女儿,婆婆逢人便说“儿媳就像自己亲生的闺女,我儿能找到这样一个好媳妇,真是我们一家的福气!”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十分注重榜样的力量,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勤俭持家,注重搞好邻里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在他们的影响下,全家衣着朴素大方,生活精打细算,用之有度。但对外,他们全家十分善良热心,极具同情心,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帮忙邻居解决家庭中困难。节假日主动走访邻里,街坊邻居关系融洽。

上阵父子兵、志愿多面手

李光彦和儿子李瑞田积极参与社区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工作,摸排走访,精准掌握疫情,对重点人员随时关注;清扫庭院及楼道,各种环境卫生问题不放过,看见小广告及时清除,共同助力文明创建工作。

李光彦家庭荣获第三届平顶山市文明家庭。李光彦同志在1987年获得先进班长工作者,1995年获得本年度矿级劳模。李瑞田2013年获得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2014年获得优秀班长标兵,2016年获得优秀士官。

21.王红歌家庭

图片3.jpg

王红歌,女,现年49岁,中共党员,在平顶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王红歌同志有一个崇尚文明、敬业奉献、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爱岗敬业,儿子乐于奉献,邻里相处融洽,赢得了周围邻居的一致称赞。

二十多年来,王红歌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业务素质、高效的办事速率,出色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尤其是在档案收集、归档、编研、利用等工作中成绩突出、工作成效明显,市局档案室先后通过“省三级”“省一级”认证,并为市局争取到“平顶山市机关档案管理先进单位”的荣誉,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在市档案局举办的标准化档案室观摩活动中,市工商局档案室因标准化、数字化程度高、管理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一直处在全市先进行列,被列为全市三家观摩点之一。王红歌同志还荣获了河南省优秀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平顶山市劳动模范、平顶山市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多次被评为工商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全市档案工作先进个人。工作之余,王红歌同志不忘学习,她的论文《探讨无纸化条件下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整合管理》获得2012年度河南省档案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论文《运用计算机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获得2013年度河南省档案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夫妻和睦、互敬互爱是该家庭的一大准则。王红歌同志尊老爱幼是家中模范,婆婆今年80岁身体不好,一直和王红歌生活在一起,她经常给老人洗澡,常年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从不计较做多做少,婆媳相处20年从未红过脸吵过架。同时,她还是家庭的贤内助,丈夫黄石是市政府办驻庙王村工作队员,在驻村帮扶的日子里,家庭的大大小小的重担全部落在她一个人身上,但是她无怨言,默默奉献。

暑假期间,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的儿子石贤回到家中,主动到鲁山县辛集乡庙王村疫情防控服务点,与老爸并肩奋战,第一天值班就在服务点值勤到凌晨两点多。除此之外,石贤还经常主动承担其他任务,父子俩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誉。

王红歌家庭被评为第三届平顶山市文明家庭。王红歌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平顶山市劳动模范、平顶山市五一巾帼标兵、全市档案工作先进个人。